来到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刚刚还在马赛克贴面的现代化建筑丛中行走的我们,蓦然发现市镇尽头的高坡之下,竟有飞檐翘角的老房子相连数里:青砖、灰瓦、马头墙,80多栋老宅紧挨着占据了15平方公里的区域。
穿行在青条麻石铺就的街巷里,仿佛看到几百年前棠阴的盛景:明后期,因夏布纺织业日益发达,加之棠阴地处宜水之滨的便利交通,使其成为当时夏布织造及交易中心,相传400年前,整个镇便有3.6万户居民、20万台织机,家家织声隆隆,一到集日,五里长街行人川流不息。由于纺织历史悠久,1911年,有海外归来的赤子为振兴中华,在全国首开两所纺织学校,其中一所就在棠阴。棠阴名气因而早已传开,“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由来已久。置身镇中,但见老人们坐在雕有梅花的窗台下,就着天井漏下的光做针线,孩子们冲过尺把高的门坎,精致的镂空石雕底座成了他们游戏的道具。这一切令我们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是21世纪的现在,还是几百年前平和的乡野?
“思古之幽情”。古往今来,人的本性都有一种追索过去、探求未来的心理,古民居直观地体现了过去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恰恰能满足今人想了解前人生活方式,亲身体验历史的好奇心理。文物古迹游渐成全球旅游时尚。为了迎合这一时尚,展现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国家旅游局将今年旅游主题定为“民间艺术游”,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物古迹游”。我省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尤多,分布面亦广,而且特色鲜明,有徽州文化代表婺源民居、庐陵文化代表抚州流坑村、客家文化代表黎川船形屋和赣南围屋、赣商文化代表安义古村、手工业文化代表宜黄棠阴和金溪浒湾(印刷文化)等等,希望不久的将来,全国都会流行这样一句话:看民居,到江西去!
作者:1685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