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一位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每一道皱痕总是隐蕴着一两件往事。悠悠水乡的乌镇,沧海桑田了千年,无论斧凿铺砌的青石路板;临河而建,傍桥而市的民居;还是迄逦千米的古帮岸、水阁、廊棚;乃至于口口酥甜,意味同样隽永的姑嫂饼,无不透出了那么股韵味,映现了几番水色风情。
景是用来流连的,进入乌镇,自然难免驻足,那一砖一瓦间诉说的几分历史是任何一位旅人都不愿也不容错失的。只身徘徊千巷陌文中,驻足于拳船之前,惊叹着花鼓,皮影戏的匠心,身与心享受着彻底的薰陶荡涤,透体而过的是那份水乡独有的自古繁华,质朴民风和浓郁文化。
乌镇,京杭大运河绕其而行,为它带来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河网密布,港汊纵横,也数不清引却了多少飞虹下凡架构其间,更能想象这曾经牵索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趣。步上一座虹桥,掌抚着历经多番风雨,岁月斑驳的桥头,欣赏着河道两旁廊棚,木屋的古朴,“欸乃”声中,篷船自桥下穿出,带着目光悠然远去世,桨橹轻摇,在水中灵动已极地搅起一痕曲折水纹,追逐着微浪向着两岸摇曳开去,终了无痕迹。秀美之余,那份清纯与从容,让人惊艳,让人神醉于这无比浓郁,也正向你徐徐绽放的水乡情怀。
乌镇水乡,钟灵毓秀,历史辗过的辙印中闪射着金子的华彩,过去的智慧结晶,留给我们后人惊叹和作为国人的那份自豪,比如百床,比如木雕,又比如既不瑰丽,也不多彩,却让返璞归真的美体现到了极致的蓝印花布。
乌镇水乡,人才辈出,先贤虽则去矣,却也留下一些存在供我们凭吊,追索,比如翰林府第,比如立志书院,比如茅盾故居……
这一座老镇,老的精彩;这一座老镇,虽则老,却并不黄昏,岸边的细柳抽丝,蝶舞蜂喧,早已让这一座镇展现了阳光的活力与多彩。驻足镇的这一角,凭风而立,面对着这肩杠古朴风采的老镇,虽一无所得,却又于这一无所得中感觉得出超脱一切之后的极度的富有。
乌镇,老镇,精彩地展示着古老的风采,让历史与现今重逢,铺陈出一片新绿的大道,让我们瞻仰着,在此流连忘返。老镇的魅力,就是这样让人沉醉。
作者:d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