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3)启程
新疆喀什 中国最西部的城市
1997-2000 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时间回到1996年,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内地与新疆和交流合作,加快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新疆的社会稳定,中央决定从内地省市选派部分汉族干部到新疆工作。首批选派干部有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八个省市,200多名干部。其中山东和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工作时间为期三年。
山东首批援疆干部共29名,分别到喀什地区5个县市和地直部门工作,主要从事党政、教育、卫生和农林水等方面工作。我是29名干部中的一员,当时选拔干部时,我是第一个主动报名的,可以说是不假思考就递交的志愿书,妻子也全力支持;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毕竟太年轻,想法过于简单,就是以后每年回新疆探亲,不用自己承担昂贵的往返费用了!
1997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八),这一天也是西方的情人节,我们正式踏上了赴疆的征程。虽然在这之前,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对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进行了预料和安排,也不止一次地打过退堂鼓、犹豫不决。虽然做了那么多的心理准备,到了真正在与家人和亲友依依惜别时,还是有一种悲壮凄凉的感觉不由得涌上了心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时那感觉,至今难忘!
在省城济南,援疆干部的欢送仪式是相当隆重的。当时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省长李春亭等省六大班子亲自送行,省委副书记陈建国(现任宁夏区委书记)把我们送到了机场,去机场的路上享受的是国家领导人车队的级别,沿途警戒、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半个小时就到了机场,乘机时也享受到免检待遇,不经安检直接登上飞机(行李也由工作人员代办了托运手续)。
但也正因为送行的规格过高,送行的仪式过于隆重,我们在激动兴奋之余,另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在离疆前,我们组织学习了解了许多关于新疆情况的文件,包括一些当时还属机密级文件,对新疆的情况特别是社会稳定方面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从而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此行的艰巨和危险性。
我们所乘坐的飞机,是新疆航空公司当时的主力机型-图154,不设头等舱。援疆干部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陪同的领导,我们一行共35人,全部坐在前舱,后面还有50多位其他乘客。登机时就接到新疆方面通知,到达乌鲁木齐机场时,援疆干部先不要动,等其他乘客全部下机以后再下,当时我想,新疆方面可能要搞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吧?
------------未完待续----------------
作者:hcw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