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一個清晨,我和同事們背著旅行包前往嘉善,心裏僅有的想法便是要去看一個小鎮,一個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
每次出行,對我來說都是一次驚喜,感受陌生的風光,看陌生的行人,然後在心裏沈積一些陌生而空洞的念想。然而西塘,卻讓我找到一種可以觸摸的真實。深深淺淺的街巷,回環曲折的廊棚,綠波蕩漾的河道,拱形石橋,明清建築,還有絲竹之音……像一個古老的傳說,更是親切的真實。
煙雨長廊
西塘的廊棚(雨廊)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所謂廊棚,其實可以理解為帶頂的街。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蓋,使商賈貿易,行人過往無日曬雨淋之憂。廊棚沿河一側有的設有靠背長椅,供行人休息。廊棚多為磚木結構,通常寬2米左右,又相對集中在北柵街,南柵街,朝南埭等商業區,總長約有1000米,既可遮陽又可避雨。最具特色的,當屬臨河的那些,在靜悄悄的晨昏時刻,漫步在廊棚下,只聞自己的心跳聲,很有一些懷舊的心緒。
朝南埭的廊棚,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最爲雅致出色,有翻軒兩層雕刻花紋,令遊人歎爲觀止。兩岸的粉墻烏瓦,影子沈在門前的河水中,吹一陣風,濕亮的靜影就散墨般淡盡。這樣的地方,真是宜遊宜居。
水巷古橋
水鄉西塘在全國同列的古鎮中頗具特色,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於世。鎮區河港縱橫,河橋密布。至1998年,全鎮共建橋104座。自宋以來,西塘已建有安仁橋、安境橋、安善橋、仁橋、五福橋、永寧橋、清寧橋等13座。清代又建有臥龍橋、渡禪橋、送子來鳳橋等。這些古橋大都爲單孔或三孔石柱木梁橋。橋梁工藝精湛,至今保護完整,極具有觀賞價值,自古譽爲“臥龍淩波,彩虹飛架”。
清晨,站在橋上四下張望,西塘的建築群整個兒溶浸在綠色裏,與綠色融爲一體,渾然不別。臨水的一溜兒建築,都是兩層,下面白白的牆已經變灰,碼頭上的石塊光溜溜的。沒有烈日的河面,清風習習,滿眼綠色,近是碧透,遠爲漬墨之朦朧,可生無數遐想。如此而已,大抵都是書生的幻想罷了。現實中的遊人,都是匆匆過客。那陽光從碼頭石上折射過來,他們只是用陽傘與手帕去遮,絕不會生髮那麽多的夢幻般故事。然而,生活就是夢與幻想。遊至夢境方知樂,在這如夢般的水鄉,沒有夢幻般的感受,真是枉到西塘了呀!
作者:zzzsss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