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被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叫醒。一觉起来已是7点。在老何家用完早餐(花生米,鸡蛋,小菜,稀饭和馒头),老何帮我们联系了一辆车,今天的行程准备去鸳鸯谷,顺便到西递再拍几张照片。车子将我们送到了西递卫生院,因为当地院长朋友的朋友同我们相识。并且同车主说好了来接我们的时间。西递是个比较成熟的旅游区,这里商业气氛浓厚,不论是什么人进村一定要买票,而且直接和每个村民的经济收入挂钩,因此是全民皆商,不放过任何一个不买票进村的游客。想偷偷进村,绝对没门!村民的高度警惕性使我想起了鬼子进村偷地雷。呵呵,还是老实一些为妙。这里的门票价格是55元/人。这里的古村落都差不多,所以我们决定尽快到鸳鸯谷。西递到鸳鸯谷也有机动三轮车在拉客,每人2元。大约15分钟的路程。来这里的游人十分稀少,一是因为没有开发,知道的人不多,二是淡季,因此整个沟里就我们几人。进沟先进村,在村口遇见一老农十分热情的要为我们担任向导,并且将家里的像册拿出来告诉我们一路上最好的景点。盛情之下不好推却,就决定回来在他家吃饭以报答他的热情。这个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百十口人,稀稀落落的散住在沟里,因为没有开发,所以没有旅店和饭店。一路上老胡(老农)将村里的情况和景点一一向我们介绍,这时才知道原来老胡还是鸳鸯谷旅游开发公司的经理!当然这个旅游公司也是由村里组建的。从种田到经营,从农民到经理,这人生的变迁也映射出经济发展对小山村的影响。在老胡的介绍下,我们知道这鸳鸯谷的来历。相传在屏山的山那边的一富家子弟和沟里的一姑娘相好,他们经常翻山相会,却遭到了富家子弟家人的反对,为了终身相守,无奈之下只好双双投身到沟里的水潭化成一对鸳鸯,嬉戏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青年的父亲伤心之下,也化成一块石头守望着这一对鸳鸯。美丽的景色有着美丽的传说,我们看到了清澈的水潭和各式形象逼真的石头。这里还是古时候徽商马帮的道路,沿着长满青苔癣的石板路,耳边似乎还回响着马帮们经过时的铮铮马蹄声。一路细雨,挡不住匆匆的脚步。经过跋涉来到最高景点,也是这里最有特点的地方—天桥。天桥位于山顶不到一些,由一块大石头横跨深沟自然形成。长50米左右,宽约3-4丈,呈拱形。远看象二只大象的鼻子连接在一起接吻。桥上虽然很宽,但是因为青石苔癣光滑象鲫鱼背,没有扶手,所以也只有当地人敢走,这地方使我想了了黄山天都峰上的鲫鱼背,可天桥远比它要惊险!也许随着旅游的开发热,这地方不久将失去原来的风貌以水泥来代替它的安全。可现在我们只好在桥下赞叹!下山的路上经过很多水潭,最难忘这里的水清澈透底,一点没有污染,只可惜不是夏天,不然早就跳进潭里游泳了。回到老胡家,一桌丰盛的农家餐已在等待我们,咸肉烧笋;咸鸭;鲜蕨菜炒腊肉;新鲜香菇炒菜薹,都是他家地里和山里的自产物。饭也是由材火在大铁锅里闷制而成,连米也是自家地里的收成,绝对的绿色食品!尤其是那焦黄蹦脆的锅巴,那滋味啊~~。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口齿留香。这么丰盛的饭菜才收我们每人10元。建议大家要去之前最好电话订餐,那样还可以尝到绝对的土鸡。为了下次方便,问老胡要了一张名片,这上面有电话:0559-5154339。去那里最好的季节是4月份和夏天,可惜我们去早了,没能看见那满山的杜鹃花开,山上还有许多野生的樱桃,杏树,猕猴桃树,建议各位旅友掌握好季节,不但能看到满眼景色,还可以尝到自己采摘乐趣大饱口福!美丽的鸳鸯谷,我们还会再来的!
作者:lumanma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