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四川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 四川旅游景点攻略 | 四川旅游线路 | 川人出省线路 | 海外旅游线路 | 会议与拓展 | 宾馆酒店 |

| 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合同样本 | 在线预订 | 公司账号 | 留言板 | 站点导航 | 分部管理
  九寨沟 | 黄龙 | 峨眉山 | 乐山大佛 | 海螺沟 | 青城山 | 都江堰 | 西岭雪山 | 长江三峡 | 四姑娘山 | 稻城 | 西藏 | 成都旅游 | 四川旅游
您的位置  :  河北省  >>  石家庄  >>  正定  >>   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 相关景点
+更多


 



  位于石家庄市区以北15公里处,始建于北周。厚重的历史积淀,可以让人轻易地在此抓住时间的尾巴。正定古城素来享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城内的隆兴寺更号称“京外名刹之首”,寺中的千手观音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美的观音”。


 

景点相关资料

  正定古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教育名城,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其中,有“京南第一古刹”之称的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21.3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是全国最高的立式铜佛,与唐代建筑华塔、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以及五代遗物文庙大成殿,堪称中华文物之精粹。

 

  正定是一座具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据史料记载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春秋时期为鲜虞国,战国时期为中山国,赵灭中山后,遂归赵,秦时属恒山郡,汉初置东垣县,汉高帝十年(公元197年)代相陈造反,叛将赵利守东垣,次年,汉高帝刘邦率师攻克东垣,为表示从此天下真正太平,把东垣县改为真定,至今一千四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至今正定南城门上还镶有"三关雄镇"的石刻匾额。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风帧名讳,才改真定为正定,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素的“藏龙卧虎之地"的美誉,秦时南越王赵佗,三国名将赵子龙,明代吏部尚书梁梦龙,清代大学士梁清标,北洋军阀时期的临时内阁总理兼陆军总长王世珍,文学家王禹、蔡松年、蔡瑾、李著、著名工程学家怀丙,著名元杂剧家白朴、李文蔚,尚仲贤等均系正定籍人。这里"风采绮丽、柳绿荷红,"大文学家苏东坡,文天祥、王安石曾写诗作赋,留下名篇,这里"艺文精美,诗风刚直"见于史料的诗人、作家、戏剧家有170多人,留诗400多首,文章200多篇,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为正定旅游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

  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古城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文物古迹和灿烂淳厚的乡土文化遗迹,现有隆兴寺、临济寺、文庙、澄灵塔、须弥塔、凌霄塔、华塔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加上寺有寺的传说,塔有塔的故事,历史名人又有不同凡响的经历和传奇,共同构成了正定旅游文化丰厚的基石。一九八九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三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著名的隆兴寺,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始建于公元5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它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被誉为河北“四宝”。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正定依托众多的文物古迹,不断开发新资源,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先后兴建了荣国府、宁荣街、西游记一、二宫、封神演义宫、探险乐园、军事游乐园、野城和赵云庙等一批旅游新景观和游乐场所。一处处现代化旅游新景点与古城内规模宏大的古寺古塔珠联壁合,相映生辉,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宾客前来观光游览,古城正定已成为省会石家庄市规模最大的旅游胜地。



  历史文化宝库——正定

  正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文化遗址展示着商、周文化的博大气势。春秋时期。鲜虞国曾在境内新城铺定都。战国、秦、汉相继归属中山、恒山、常山。自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拓跋硅在此置常山郡治所至清代中叶的一千余年间,这里一直是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正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古城正定留下了众多风格迥异的文物古迹,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雅称,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其中隆兴寺尤为著名。 正定是我国县级唯一拥有7处国保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隆兴寺始建于隋,占地面积8.2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寺内摩尼殿、倒坐观音、转轮藏、龙藏寺碑、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千佛墩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



  如果说隆兴寺是正定古城中的明月、那么分布在城内的四座古塔和其它古建筑,就是天际中的颗颗明星,与隆兴寺遥相辉映。天宁寺凌霄塔是一座木质结构为主的楼阁式塔,高十八丈,威武雄壮,粗犷奔放,好似古城的守护神,其稳定塔身的塔心柱式结构在早期木塔中屡见不鲜,而国内现存实物则仅此一例。广惠寺华塔的造型独特,主塔雕塑华美,耸立正中,四隅小塔环绕,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犹如雍荣华贵的贵妇人,是我国现存花塔类型中之佼佼者。临济寺澄灵塔造型简洁,颇具轻灵之气,宛如婷婷玉立的少女。它是佛教临济宗的创始人一一唐代高僧义玄禅师的舍利塔;故而被视为临济宗的发样地,:吸引着海内外佛教信徒,在中国佛教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开元寺是研究唐代佛教寺院布局的典型实例,寺内须弥塔朴实无华,颇具唐风,恰似老成持重的长者;寺内钟楼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去年发掘的五代时期重107吨的巨型赑屃,也在此寺保护。

  另外,国内现存最早的五代时期的文庙大成殿,绵延12公里的古城墙,“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以兵部尚书梁梦龙和清代大学士梁清标为代表的梁氏家庭之宗祠,梁清标的“蕉林书屋”,民国时期国务院代总理王世珍旧居及王氏双节祠等,都以不同形式记录着古城的沧桑。正定不仅有着绚丽多姿的地上文物,地下文化遗存亦很丰富。县文物保管所自1953年成立至今,已收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属国家一、二级文物就达173件。它们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了正定新石器时代以来数千年的文明史。

  古城景点介绍



  隆兴寺

  隆兴寺是一座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时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国乱来征河东后驻跸镇州(今正定),到城西由唐代高憎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时,得知寺内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毁十五代后汉契丹犯界和后周世宗毁佛铸钱的两次劫难,加之听信寺僧“遇显即毁,迢宋即兴”之谶言后,遂敕令于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差大悲宝阁。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兴工,至八年(公元975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膳的宋代建筑群。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而倍受历代封建皇室的重视。元代曾多次赐金重修,并赐田亩、经卷、长明灯钱资助寺院的经济和佛事,致使龙兴寺僧徒增多,规制完善,日臻隆盛。著名高憎胆巴曾一度住持龙兴寺,并施白金千两重修大觉六师殿。明万历年间救修寺内主要建筑和佛像。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于此驻驾,拈香礼佛,以祈皇图永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至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两度奉敕大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官、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达到了鼎盛时期。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赐额“隆兴寺”,并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

  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请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西路的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堪,僧堂损漏。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53年成立专门文物保管机构至今,国家屡拨巨款对寺院进行修茸和扩建,使古刹逐渐恢复其盛世风貌。

  隆兴寺现有面积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南面迎门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遗址)、弥陀殿、龙泉井亭,中轴线末端为1959年从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的毗卢殿。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闻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隆兴寺集末、明、清建筑艺术与瑰丽众多的佛教文化艺术于一体。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这四座宋代殿阁结构上各具风格,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均占重要地位。

  天王殿是隆兴寺的第一重殿,单槽歇山顶,七檀中柱式。虽经清乾隆年间改修,但从其梁架结构、斗拱运用和构件制作手法上分析,应是这四座宋代建筑中最古的一处。


 

  天王殿后大觉六师殿遗址北面。为隆兴寺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摩尼殿。建于北宋皇柏四年(公元1052年)。大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殿面阔、进深皆七间,重榴歇山顶。奇特的是,正方形殿身每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由于殿身和四抱厦的整体组合,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赏:“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殿内正中佛坛上供宋塑释迎牟尼和迎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支殊、普贤二菩萨。内槽背壁的北面,通壁悬塑五彩海岛观音。山石突死起伏,样云黄绕其间,泉水喷涌,碧波鳞鳞,山中静修的罗汉和威武的天神各具风姿。而最令人仰叹的则是正中的观音像。像高3.4米,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恰似世俗生活中一位完美的女性。她那人格化了的仪表,一扫宗教偶像的呆板作风,这一艺术上的突破,令人叹为观止。1923年鲁迅先生曾于北平山本照相馆购得此观音照片,并视若佛教美学佳作,陈放于自己的书案上。殿内各壁满绘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余皆绘于明代。四抱厦绘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生动地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设色浓艳。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 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作者依据佛教经典,以丰富的想象和绝妙的技法把虚无漂纱的“西方极乐世界”刻画得活灵活现,加上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更显得富丽堂皇。

  慈氏阁与转轮藏阁相对峙立于主体建筑大悲阁前,均为北宋时期的二层楼阁。在结构上,慈氏阁采用的减柱造、永定柱造和转轮藏阁采用的移柱造、叉柱造都是宋代建筑中罕见的作法。转轮藏阁底层正中的八角形木制转轮藏为现存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

  在慈氏阁和转轮藏阁的陪衬下,大悲阁越发显得雄伟高大。阁内所供铜铸千手观音高21.3米,四十二臂,为我国现存古代铜铸佛教造像中最高大者,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寺内现存的一通宋碑记录了它的铸造过程,开宝四年七月二十日,三千工役聚于龙兴寺,开始了这一浩大的工程。挖地基于黄泉后,一层礓砾、一层土石、一层石灰、一层土将基础铺墁夯实。距地平六尺深处留一边长四丈的方坑,内栽七根熟铁柱,每根铁柱用七条铁简合就,其间以铁绳捆系。然后方坑内注满生铁水。其上立一大木为胎,先塑千手观音泥像,并依此制出内模外范,最后采用屯土的办法,全身分七段接续铸造而成。像下石须弥座上精美的雕刻也出自宋代能工巧匠之手。

 

  中轴线末端的毗卢殿内,安奉着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各层下面的莲座摞置而成的铜佛像,高6.72米,自下而上依次缩小。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表面均铸雕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此像造型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堪称海内孤例。为明神宗与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

  寺内现存古碑四十余通,均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寺院的沧桑变化。其中价值最高者首推隋龙藏寺碑,此碑驰名中外,称为“隋碑第一”。书体方整有致,平正婉丽,上承南北朝之遗风,下开唐代诸家之先河,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隆兴寺是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古代文化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如同一颗颗耀耀闪光的明珠。它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显示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其艺术之光将更加绚丽多彩。


  临济寺澄灵塔

  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灵塔高30.7米,密檐式实心塔。塔下为宽广的八角形石砌台基,台基之上设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饰极其富丽的奇花异鸟图案,其上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平座、栏杆;再上即砖制三层仰莲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甚高。正面设对开式拱形假门,侧面饰花棂假窗。转角处作圆形倚住。塔身的八层檐相距甚近,给入以重檐密布之感。从整体看,除第一层掾飞和各层角梁为木制外,其余各层檐下斗拱和平座栏杆均系砖仿木构。塔顶以砖雕刻的刹座,以铁铸的相轮、仰月、宝珠,增加了佛塔的庄重。

  澄灵塔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堪为密檐塔中的佳作。但由于年深岁久,早已残破不堪。因此,于1985年予以大修,各层瓦顶、残破的斗拱、砖雕、铜镜等均一一修缮,焕然新姿。

  临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临济院在城东南二里许的临济村创立。晚唐时禅师义玄驻锡此院并创立临济宗,四方信徒纷纷来此参师求学,极盛一时。义玄,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为探求佛教真谛,云游天下、参学诸家。曾受法于洪州黄蘖山高僧希运,精研佛教经律。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北归乡里,抵河北镇州城(今正定),主持临济院,不仅将江南广为流行的禅宗传播到北国,而且以北方人豪迈勇猛的气质,阐发禅宗新义,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他学识渊博,禅风峻峭,光收徒众,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义玄逝寂,懿宗赐谥“慧照掸师”。众弟子在城内东南隅建衣钵塔葬之,名曰“澄灵塔”。随后,临济院迁至该处,更名临济寺。金大定年间(l161一 l189年)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胤帧加封义玄为“真常惠照禅师”。同时,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

  宋代以后,禅宗中的两大支派临济宗与曹洞宗特别昌盛,有“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天”的说法,后来临济宗传入日本,“学徒云集,朝野尊尚”,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因此。近年来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拜谒祖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

  该寺于198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佛教团体。1986年以后,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以及山门殿等建筑,使之成为正定名刹。



  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主塔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31.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一至三层平面作八角形,底层中部砖制斗拱,北侧辟一券门。二三层均设平座。除各正面辟拱形券门外,还在各侧面雕以斜棂假窗、方形佛龛。第三层平座甚大,而塔身显著缩小,檐上拐角处均雕力士像,以承托塔身的第四层。第四层平面略呈圆形,外观如同一圆锥体。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华所在,其高度约占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圆锥体内檐塔室供奉两尊石佛,外檐以八面八角垂线为中心,交错彩塑菩萨、力士、禽兽、狮、象以及楼台亭阁等形象,题材广泛、构图新颖、排列有序、做工精巧。其中,尤以动物造型最为逼真,凶猛的狮子、傈悍的大象、欲跃的青蛙,无不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第四层周身如同一组雕塑艺术群,五光十色、光绝夺目。该层上端以砖刻制斗拱橡子、披子,上覆八角亭式塔檐,再上则冠以八角攒尖形塔刹。

  塔身一至三层设置阶梯,酷暑季节,游人登临第三层平座,顿觉凉风习习。清乾隆帝曾先后两次来此拈香礼佛,临塔观景,并乘兴挥毫,题额作诗。

  广惠寺因固有华塔又称华塔寺。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l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广惠寺华塔因其上半部装饰巨大的彩色壁塑,造型古朴而雄奇,华丽而生动,不仅是我国华塔中最优美的代表,也是我国砖塔中造型最为奇异、装饰最为华丽的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塔是我国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搪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可贵。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

  凌霄塔在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中屡遭毁损,1866年3月22日地震时将铁质空心枣状塔刹震毁,此后,又因风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坍塌。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勘察,并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前提下,于1981年落架重修。

  1982年2月,在勘察过程中于塔基下发现地宫。经清理,出士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其中宋祟宁二年(l103年)和金皇统六年(l146年)的两方刻有铭文的石舍利函为断定该塔创建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据两方石函铭文记载,该塔原名慧光塔,始建于唐代宗(公元762—799年),至宋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统五年(l145年)重修。文物资料对县志记载予以订补匡正。该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

  须弥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195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巨型赑屃
  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有关专家初步考证,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我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现已移至开元寺内,供游客观瞻。


  唐代风动碑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 俗称风动碑,位于旧大公馆(今常山影院北侧)。碑身高578厘米,宽230厘米。唐永泰二年(766年)刻立。王佑撰文,王士则书。1956年加修碑亭。同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文庙大成殿

  正定县文庙,尚存照壁、泮桥(已埋地下)、前殿、东庑、西庑和大成殿。

  据清版本《正定县志》卷十一《学校》记,正定公文庙,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从此志所刊“学宫图”和志文记载可知,正定县文庙座北向南,中轴线南端为一照壁,向北依次为根星门、伴池、城门、大成殿、崇量祠、文昌阁、 乡贤祠、名宦相位于戟门前东西两侧。兴文阁在伴池东侧,东西围墙南端设义路、礼门。大成殿前东西庑各十三楹。现庙内仅存照壁、戟门、东西庑和大成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照壁残缺,城门与西庑北半部为灰瓦小式建筑,东庑翻修为15间硬顶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建在58厘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五间,通面阔2353厘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80厘米。前出东西宽1861,南北深1295厘米的月台。大殿在梁架、用柱、斗拱等方面均保留早期风格。梁思成先生鉴定为五代时期遗存,并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专家疑为古寺佛殿所改。

  大成殿,面宽5间,进深3间,面积65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顶部坡度平缓舒展。柱子有明显卷刹,柱头不施普柏枋,仅用栏额。柱头斗拱奇大,补间铺作无华拱,只有柱头枋,上面刻影拱。梁架由驼峰及斜柱构成。

  县文庙大成殿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南杨庄村西北岗地上,当地群众称“卧龙岗”,内函较富。1980年5月至1981年7月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全面发掘,面积达2140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石、陶、骨、蚌器,计1700件。陶器大多为彩绘红阻多数纹饰为平行竖条纹、平行斜线纹和网状纹也有勾状纹和用三角、平行曲线组成的几何纹。属“庙底沟”类型的陶器,是用黑彩绘以圆点和三条平行线组成的图案。

  遗址有三个类型,最上层属“庙底沟”类型;中层属“南杨庄”类型(与后岗类型同期);最下层属“南杨庄早期”类型,是我国考古界发现的新类型。出土器物有陶支架、陶灶、石磨盘等。

  出土遗物中有带釉瓷片3件。经中国建材研究院鉴定,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原始瓷片。有陶蚕蛹2件,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家鉴定为烧制的家蚕蛹。

  遗址的具体年代,经北京大学有关人员两次测试,结果分别为5080±100年和5400±70年。


  西洋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西洋村西约500米处,遗址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100米,中间为一大土丘,高约10米。丘顶原有一庙,俗称疙瘩庙,今已废。仅存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兴龙庙碑记》。

  从遗址地表看,内函欠富,未发现完整器物,仅从断崖处发现仰韶时期绘有墨彩的红陶片和商代的灰陶口沿及锥状足等,从丘北田间发现战国时期的灰陶片。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西洋仰韶文化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客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小客村正东,距县城11公里。遗址自小客村东250米处始,东西约320米;自北早现村北约700米处始,南北约1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米。遗址分布在南北水渠两侧,由于长期耕作用土,地表已遭破坏。

  遗址内函较富,从断崖处可看到残留的红烧土和灰坑。文化层深50至100厘米。从地表拣到的石器有石斧、石铲、石凿、石杆、石镰等。陶器有灰陶、磨光黑陶、红陶、加沙红陶等。灰陶数量最多,大部是瓮、罐、盆、尊、豆、鬲等器物的口沿和腹足。其纹饰有篮纹、蓖纹、绳纹、指甲纹、方格纹、同心圆纹、弦纹等。出土器物大部属龙山文化时期,少数属商、周、战国时期。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小客龙山文化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城铺商代遗址

  位于新城铺村北750米处。解放前,此处有三个大土丘,群众称“城岗”,曾多次出土铜器。现仅存中间一个土丘,南北长32米,东西宽23米,高6米。当地农民数次发现商代铜器、石器和陶器。县文物保管所藏有此遗址出土的青铜器15件,且多有铭文。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新城铺商代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古城墙

  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正定城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正定城墙于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蕉林书屋

  蕉林书屋是清初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大收藏家梁清标储藏珍品和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现存前院正房为灰瓦硬山卷棚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因年久失修顶部已部分坍塌。西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一间,已改建成平顶。后院小姐绣楼为二层硬山顶建筑。座东面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顶部已改建成平顶。现为城建局公产房。1995年5月10日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正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和楼

  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的阳和楼曾是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征。它姑建于金末元初,横跨正定城南门内南大街上。楼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平天安门端门,但南面正中还有关帝庙一所倚台建立。今人痛心的是阳和楼于六十年代被拆毁。



  荣国府

  旷世名著《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以他独特的艺术魁力著称于世,根据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需要,一座占地面积为三万七千平方米的仿古建筑群一一荣国府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拔地而起,92年批准为河北省定点旅游单位:95年5月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荣国府以她崭新的姿态集影视、文学艺术为一体欢迎八方来客。

  荣国府为清式建筑群,分中、东、西三路,各路均为五进四合院,她富丽堂皇,轩昂壮丽,雕梁画栋,建筑雄伟;院内佳木成荫,花草遍地,象征玉堂、富贵、长寿、吉祥的玉兰、海棠、银杏、紫荆等珍奇花木比比皆是,宛如一座小小植物园,室内红木透雕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俱精美华贵,二十三个场景,一百五十多个人物,一千六百多件古玩字画再现"钟鸣鼎食之家"的富丽堂皇;府内西侧抬园内四季花亭古香古色,小桥迂回,山水齐备,宛如一座小巧别致的苏州园林。


  赵云庙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历史上的常胜将军。

  为宏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版权所有 © 1997-2009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九寨沟旅游网) 邮编:610031
  电话: AAA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B AAAAAAAC  传真: AAAAAAAAAAC
  蜀ICP备05002088号
免责声明:本页部份数据由网友上传和热门链接自动获取生成,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如果您认为有不详之处,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进行相应处理。
本网站由 成都汉讯科技 提供WAPRSS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开发
友情链接:台湾旅游 九寨沟 峨眉山旅游 成都旅行社 青城山旅游 都江堰旅游 四川现代艺术学校官方网站